2008年1月12日 星期六

主受洗日甲年福音反省 08/01/13


聖經精句:「若翰說:『我本來應當受你的洗,你反而來找我嗎?』」聖瑪竇福音,三、13~17
主顯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稱為主受洗日,說的是耶穌從加里肋亞來到約旦河邊,接受洗者若翰為祂用河水敷洗的故事。許多人看到這一段都會興起和若翰一樣的疑惑;你不是先知預告了多少年,由天主派來人間的那一位嗎?你是神的兒子,擁有一切天主「聖神和大能的灌注」,你應該是純淨無瑕的,怎麼多此一舉,找我用水洗罪呢?還是你想藉機考驗我嗎?天主的旨意真是把若翰搞得霧洒洒,換了你、我,你會怎麼想?
這是前提:從天主的角度或說高度去看事情,絕對和人的角度有別,我們從許多的歷史事件中都能發覺到這一點。但是,發現歸發現,如何了解、解讀祂的言行中的含意,恐怕就見仁見智,有許多不同的意見了。且聽聽權威者的見解─耶穌應該是最有資格來詮釋的人。祂回答「一個頭兩個大」的若翰說:「你就暫且這樣做吧!因為我們應該以這種方式、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
什麼叫做「這種方式」,又如何「完全履行天主的旨意」,這兩句話對所有研究宗教,讀聖經,願意奉行天主之道的人,都是具體而生活化的命題。
不妨先看看說這句話的人,祂做了些什麼?第一:祂是天主,而以人的形態降生人間。第二:即便貴為天主子,祂仍然願意俯首接受人給祂行洗禮。第三:祂要「在世上伸張正義」,祂做到了。第四:祂要回應普世民眾(先知書中說的群島的居民)的仰望─成為萬民之光,祂也做到了。
祂的所做所為,無一不在為一件事做見證:天主同祂在一起。而源於同情、源於愛使得祂自然而然的特別關心、照顧弱者。祂是天主計劃如此美好的合作者、執行者、宣揚者,所以祂不失望,也教導我們從失望中重新恢復希望;祂不沮喪,也促使我們拭乾自己的淚珠,走出感傷。祂證明了祂的身份:不是只會行(天主聖神和大能所賦予的)奇蹟的術士,而是一個「絕對服從」天主之道的人。所以祂才能成為普世眾人的中保、與天主之間的一座橋樑,一個天上地下牢不可解的盟約。
而祂仍是這樣的謙遜,願意和凡人一樣浸浴在混濁的約旦河水中。約旦河的水自此成了聖化之水,可以洗淨普世人類的過犯。至今前往該地接受赦罪的洗禮的人仍絡繹不絕。
老子說:「滿遭損,謙受益」水能就下,因為偉大才能包容萬物,如果今天的國家社會的領導人物也都能有這樣的胸懷,不計個人名位得失,更不會鼓動撕裂族群。不因使用政治語言就肆意謾罵、攻擊立場不同的人,事後再來道歉。在良好的合作之下,進行良性的競爭,才是家國之福,如此則台灣幸甚!萬民幸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