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將臨期第四主日福音反省 07/12/21

福音精句:「耶穌生於瑪利亞,瑪利亞許配於達味之子若瑟」瑪竇福音一,18~24
點燃了第四根蠟燭,我們在頌歌聲中回味著2000年前一對懷著害怕和期待的心情,若瑟頂著寒風,牽著馱負著懷胎足月的瑪利亞的驢子在落日餘暉中掙扎前進的情景,天氣愈來愈暗了,而那個小小的白冷那裡可以找到供他們歇息的地方?瑪利亞喚著若瑟:孩子快要生了,怎麼辦?向天祈求:難道您沒有為我們準備產房?一位善心的老人指著他的馬槽,那是他僅能提供的地方。滿瀤感激的若瑟抱起痛苦中的瑪利亞,一頭衝了進去,幾頭溫馴的綿羊騰出來的草舖,若瑟身兼助產士和準父親的角色,陪伴、安慰、鼓勵,瑪利亞一頭熱汗幾番掙扎,小耶穌在這樣詭異而又急迫的情況下降生人間,身邊只有愛他的爸、媽,伴隨著一兩聲耳際傳來的咩咩聲。
詭異?一點也不錯!耶穌降生的預言,在以色列民族中流傳已經許多代了,自從那位居心不誠的國王阿哈次向上主要求一個記號開始,上主就藉著依撒以亞先知的口傳遞了這個訊息:「有一位貞女要懷孕生子,並給他起名叫『厄瑪努爾』…」厄瑪努爾就是基督教朋友所說的「以馬內利」,他的意思非常直接清晰:天主與我們同在。
派一位「天主」來到人間?那是何等隆重的事,沒有足夠的排場,崇高的身分、宏偉的居所、如雲的僕從,那裡配得上祂?偏偏天主所想的和人類的思考差得十萬八千里;沒有隆重的降生─只有識者如三位士懂得「追星」,來到伯利恆。其他的人就是曠野中的牧童了,黑洛德(希律)王所派的追殺部隊自不能算是歡迎。身分?沒錯,從族譜上算,耶穌可以說是達味王的子孫,但是聖經上拐一個彎,祂是瑪利亞所生,而瑪利亞嫁給若瑟。這種描述怎麼看其中都很有文章,為什麼不直接說祂是若瑟和瑪利亞的孩子?若瑟這個黑鍋一背就背了2000年,可是並沒有聽他抱怨什麼,只聽說他不願意指控瑪利亞不守婦道,後來還帶著她回鄉,逃到埃及、輾轉數年後終於回到故土。若瑟和瑪利亞這一對夫婦實在特別,如果在今天,有一個丈夫知道妻子未婚先孕,一定是鬧得滿城風雨,甚至於告上法庭,那有摸摸鼻子默不吭聲的人呢?聖經上稱他為「義人」,他也可以被冠上一個今天流行的名詞:「宅男」。這個宅男不是悶在家只會堅持吃垃圾食物、打電玩的那一種,反之,他是堅持他的選擇─認定了瑪利亞是個好女孩,非她不娶。他也是忠於信仰,絕不會懷疑天主的吩咐,雖然為此被人嘲諷「ㄋㄠ」、「娘」等等,他也絕不分辨,因為在他心裡,第一就是對天主的忠誠,第二是他絕對信任瑪利亞,甘願和她一起背負這種責任,成為眾矢之的亦不退縮。這一點,是許多人─尤其是功利思潮如此盛行的今天─所絕對比不上的。
害怕,每個人面對逆境或不能控制的情況時不免會有。不疑,才是建構這一對患難夫妻如此擇善固執的最堅實的基礎。
在期待聖嬰降生的最後一週,檢視我們內心,祈求天上讓我們都能如若瑟、瑪利亞一般,勇於承擔,毫不遲疑地表現出合乎天主教誨的行為。如此,才真的可以得到天賜的恩澤,心底的平安。

2007年12月15日 星期六

甲年將臨期第三主日福音分享


將臨期第三主日福音反省 07/12/16
福音精句:「你就是要來的那一位嗎?或是我們還要等待的另一位呢?」瑪竇福音十一,2~11
點燃了第三根蠟燭,我們在日漸升高的興奮情緒中持續”期待”著。
問題是:我們到底在”期待”什麼?將要降生的那一位真的不會使我們失望嗎?2000多年前以色列人被巴比倫滅國、人民被捉去為奴,生活苦不堪言。當時大先知依撒意亞就傳遞這樣的訊息,讓以色列人在精神上對未來仍抱持希望,而不放棄對天主的信仰。
先知所描述的是一幅極美好、極和平的天國景象:「荒野和不毛之地要歡樂;沙漠要欣喜,有如花朵盛開…那時候,瞎子的眼睛要明朗,聾子的耳朵要開啟;跛子要像小鹿跳躍,啞巴也會發聲歡呼。…」
期待這樣的景象來到人間,似乎不切實際,依撒意亞這位詩人先知,所描述的只是天國的景象,多數人大概都是這樣來解讀。其實,他並不是完全在說天國,而是人間─每個人心中想望的人間天堂。
耶穌對奉若翰這位大有影響力的宗教領袖之命而來的門徒,說:「你們去,把你們所見所聞的報告給若翰…」他們正是耶穌神蹟的見證;他們和當時追隨耶穌的人一樣,看到耶穌使「瞎子看見了,跛子行走了,麻瘋病人獲得了潔淨;聾子聽見了,死人復活了,窮人聽到了福音。」這些神蹟代表的是耶穌的的確確就是將來的那一位─默西亞,救世主。
但是聰明的人會說:祂是默西亞又怎麼樣?祂不是連自己塵世的生命都保不住嗎?又奢談什麼救人呢?這又是一個大哉問,可以暫時擱置不予討論,目前要談的,該當是耶穌所說的話,和今天我們處身的大環境有什麼關連。
報上媒體逐日以大幅版面刊載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什麼樣的一個世界?殘暴不仁的事天天發生,一頭是民生凋敝,許多家庭仰賴學校供應的營養午餐,打包回家,他們才有晚餐可吃。週末週日呢?無法想像…一頭是全世界奢華產業快速升高,以台灣地區來說,百貨公司一場周年慶,可以有「貴」字級的人一口氣刷上二三百萬面不改色;有政治人物天天製造新聞,自我標榜不忘攻擊別人,還大言不慚自認為是和平的維護者?另一頭乘坐輪椅的病殘在幼齒無力的學生維護下抗議家園被拆,還要受到權力者以維安之名扛山豬帶離現場。請以耶穌的所做所為和他們相比,你會選誰做我們的領導者,你會期待誰的來臨呢?
身體殘障可憐,卻不及心理殘障的可怖!在高唱:「歡欣!歡欣!」的同時,讓我們一齊誠心祈禱:「天主,請你快快來臨,拯救萬民。阿孟。」

20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補刊)常年期25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丙年第廿五主日(9/23)
福音摘要
「沒有一個家僕能事奉兩個主人的: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要忠於這一個而輕視那一個:你們不能同時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金錢。」(路加十六,1~13)
反省:
1. 有人說:「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則萬萬不能。」為了要賺大錢,小而至於個人,大至於國家,無不極盡能事,甚至虛偽造假。近日來中國貨在歐美普遍受到質疑,過去幾十年Made in Taiwan也是備受攻訐,其實數千年前中東的撒瑪利亞人就是先例,而引起亞毛斯先知的嚴正抨擊:「那些橫臥在軟榻上,伴著琴聲歌唱的,現在就要先被擄去。」的確,生不帶來,死也帶不去。窮人富人最後的命運其實都是一樣:天主最後審判來決定上天堂,或是煉獄中受苦。
2. 「為了人生的尊嚴」,有一個家庭窮無隔宿之糧,卻有一個儲蓄罐裡放了50元並且貼上這樣的一張紙條。隔了幾天,記者重回這一全家自殺的現場採訪時,發現一張收據,上面記載著:木炭50元。令人揪心酸鼻,這50元原來是為了這種用途,何其可憐?令人深思:只以金錢為一切價值的社會是多麼可怕,不僅傷害了別人,也泯滅了人性中最重要的東西─愛。
3. 我們真以為金錢萬能嗎?金錢可以買到床鋪,卻不能買到安眠。金錢可以買到僕役,卻買不到真心的朋友。更何況金錢只是身外之物,正如天地間的其他事物一樣,天主給我們的只是管理權,並非所有權,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金錢是可以幫助很多人,做很多事,只要不是一心為自己的利益,其實懂得善用金錢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連天主都會讚許這樣的人,他聰明的「應付世俗的事務,結交朋友,在金錢失去價值時,有朋友接你到永遠的帳幕裡。」
4. 「馮諼市義」的故事高中生都讀過:孟嘗君家門客三千,而馮諼自告奮勇為孟嘗君到領地薛城收債,自作主張燒了債卷,免除了所有人的負債,他報告孟嘗君說,君上家什麼都有,唯獨欠缺這一樣,所以替君上買回來了。三年後孟嘗君失勢回薛,百姓們遠迎到百里之外,孟嘗君笑對馮諼說,你所買的義,今天我看到了。為人謀而盡忠是一件好事,忠是做對付託者有益的事,如果伙同做壞事,不但不是對別人盡忠,以後也不會有任何人會相信他的。
5. 「錢聚人散,錢散人聚」能樂善好施的人,也正是耶穌認為可以進「天國」的人,得到他好處的人正是為他的善行在天主面前作證。真正重要的是:若我們彼此以愛相對待,而不是為利相結合,行善積德,做對公眾有益的事,人間也將是天國。

(補刊)常年期31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反省提要 07/11/04
福音精句:「人子來,是為了尋找並拯救迷失了的人」 路加福音 十九章 1~10節
每個人的生活中不免於困難,甚至為了生存會去做一些不好的事。天主愛惜萬物,更愛依照祂的肖像造成的人,因此,祂不會立刻消滅犯了錯的人,反之,祂會一步步地提出警告,不聽從再「逐步地懲罰墮落的人…使他們想起在什麼事上犯了罪」,從而改過遷善。
反省,為所有的人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通過反省,我們可以自經驗中尋求未來的正確走向。了解如何做為自己好,也為整個世界好。今天的福音中談到一位有錢但是卻受人鄙視的稅吏,他雖然做了許多眾人認為不好的事,但是耶穌卻仍願意到他家去做客,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光榮。
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人,他們並不認識天主,他們只能用他們熟悉的方式去賺錢,也許他們的價值觀有些偏差,但是他們和那位稅吏匝凱一樣,他們知道有些美好的事物是他們願意去追求的,他們也願意讓他們所愛的人享受到這些美好。在學校裡有許多家長,他們不惜一切要把孩子送入天主教所辦的學校,因為他們知道這裡可以帶給他們的孩子光明的未來。
常有人問:天主在那裡?摸不著聽不到,那裡有天主?世界上有太多看不到卻能使你有所感的事物;一杯水只是淡而無味,加入了鹽看起來還是差不多,但是喝起來卻有了味道。天主的存在正是如此,祂無所不在,但不一定由外在的感官可以知覺。
我們對待其他人也應該效法天主,以更大的愛心,用耐心來接納那些渴望親近美好的人們,不要直接以他的外表、他的職業來判斷他們,而他們心中的美善也才有機會,因為得到別人的接納而發展。我們不需附從流俗,但卻願意積極地與人為善,耶穌愛我們,給我們種種機會去發展自己、幫助他人。經由反省,我們也在改變自己、進而改變他人,獲得更豐富的生命。

(補刊)常年期34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第卅四主日福音反省 07/11/26
福音精句:「主,當你來為王時,請你紀念我。」路加福音二三,35~43
今天是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福音當中提到耶穌的祖先─達味(david)與以色列長老們立約,成為猶太人中的一代名王。從猶太人的族譜的記載,耶穌的確是君王的後裔,也具有君王的資格。但是耶穌終究是死於十字架之上,在他的頭上還釘了一塊侮辱性的牌子─INRI,I代表耶穌,N代表拉匝肋,耶穌的家鄉。R代表國王,最後一個I則是猶太人,合起來就是「猶太人的君王」。
一個現世的君王被釘在十字架上合理嗎?除非他是被推翻、被打倒、犯了極大的眾怒……要不然,就是他的王國根本不在世上。
現世的王國沒有一個是可以長存不朽的,頺毀的原因不外是領導者腐敗、暴虐,或者無能、貪婪,最終被人所取代。但是耶穌的王國不是這樣的,仁愛、正義是他的王國,十字架是他的寶座,在他臨終前縱使有如此多的人羞辱他、嘲諷他,他仍然為他們向天父求情:「父啊!原諒他們吧,他們不知道他們做了什麼事。」多麼慈悲、多麼無私?而世人與他相比,真是像父母面對任性的小孩子一樣:明知道他們胡作非為,但又發不得真脾氣,還要找藉口原諒他們。因為他們還是天主所造─天主的子女啊!
據說曾一位皇帝微行,看到許多百姓忙忙碌碌地生活著,便問他的隨侍說:「這天下有幾種人呢?」隨侍回答他:「兩種。」「那兩種?」「……」一堆答案都不是,正確的答案是:「一種人為名,另一種人為利。」
仔細想來,是有幾分道理。人自出生、學習、成長,父母耳提面命的不外是:孩子,你要爭氣啊。給祖先爭面子(─為名),賺大錢(─為利)。」不是嗎?其實不盡然。如果人不了解自己生活在世間的真實意義,「即使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值得嗎?到頭了等著的不過是一坏黃土,放眼望去滿目淒涼,難怪有人慨嘆人生如夢,佛家說:如泡影、如朝露。也有些幸運的人,雖然生命的終向近在眼前,而他卻能選擇宗教信仰,及時皈依,了解生死的奧秘,獲得心靈的平安。
和耶穌一起被釘的兩位強盜境遇大為不同:一位疼得死去活來,一股氣全發洩在耶穌身上,痛罵他如果真是天主子,就該自救也順便救了他。另一位卻真是一位義賊,他自覺所為非行,就算平日劫富濟貧,但也是恃強凌弱,法理難容,死於刑場也不該怨天尤人,所以他反而認為耶穌這種義人,一定會上天國,只是謙卑地請耶穌紀念他。「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是這一念之善、一德之仁,耶穌立即應許他和耶穌一路同行,到天國的樂園裡去。
能夠及時醒悟,固然也能得救,如果明白此理,又何妨自此時起,就開始跟隨耶穌的腳步─行仁義,施愛德,善用這有涯之生去和別人分享,傳佈福音呢?如此,無涯─永遠的福樂自會從那一位的手中送給我們。畢竟,他真的是「普世君王」呀!

(補刊)常年期33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第卅三主日福音反省 07/11/18
福音精句:你們要堅忍到底,就可保全你們的生命。路加福音二一,5~19
「舉頭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這些話在傳統的社會中,在許多宗教裡都有類似的說法,而基督宗教講的就是「最後審判」。那時候天主親自來以正義審判所有人群,每個人在世上所言所行,都躲不過這場審判,因此死亡與之相較,反而不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但是如果我們認定生命的終局是一場審判,就如同預知世界末日將要到來,世界一定是烽煙四起,社會騷亂,道德淪喪,倫理破敗,各式各樣惡行都會出現,面這樣的世局,難道我們沒有任何因應之道,只是空待審判的來臨嗎?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混亂的世局中,更需要的是冷靜的思考與反省。天主是位慈愛的主,祂不會放棄任何一條生命,除非我們先離棄了祂,最明顯的例證就是祂在2000年前派遣耶穌來到人間,以言以行教誨世人,展開心胸,包容接納,相信天主,以愛待人。耶穌是最清楚的見證,證明「天主是愛」,愛可以為別人捨棄一切,甚至犧牲寶貴的生命!
許多人說:我要成功,所以每天努力工作;我要我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我供給他一切所需,只要他能贏!的確,人是該工作,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孩子也該認真讀書,讓他更有競爭力。但是,如果一味工作,不知道為了什麼?「既使賺得了全世界,卻失去了靈魂」那為他又有什麼意義呢?至於如果不幸「過勞死」─英年早逝,更讓人惋惜。孩子只建立了競爭力,卻不懂得友愛、分享,人際失敗,得憂鬱症的比率逐年上升,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又有什麼益處呢?
因此,我們活在世上不過短短數十寒暑,仍然可以好好的規劃,最終的目標─走向愛,大方向不變,既使最後審判來臨,我們仍然可以坦然的面對。堅持忍耐,無怨無悔。實現天主的旨意,謀求世人的福祉做為人生的目標,才符合中道。

(補刊)常年期32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福音反省 07/11/11
福音精句:天主不是死人的天主,而是活人的天主。路加福音二十,27~38
死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可怕而不可知的存在。也正因為死後如何不可得知,所以才會在生時”一味求活”,希望夠多抓住一些什麼,殊不知這樣的作法更使得自己陷入於欲望、貪婪、恐懼的深淵中。
樂生畏死的另一個面向是:既不能免於死亡,因此人人都想追求”永生”。宗教是教導帶領人走向永生的一條路,但是也常因為不同宗教信仰,而產生排斥,分裂,甚至由於政治的黑手介入,或高壓或懷柔,反而使得誠心向道的人受到不該有的迫害。今日的讀經一中七兄弟和他們的母親就是這種境況下的犧牲者。
生命有時而窮,但是信眾們為維護自己的信仰寧死不屈的事例,在歷史上仍不斷的發生而被記錄下來。高壓的政策並不能使人改變他的信念,而天主的應許─復活的希望,更成為他們慷慨就義的後盾。因為他們確信:天主會賜給他們永恆的生命,所以他們勇敢奉行、實踐天主的道,毫不遲疑。
但是”永生”─永恆的生命,或者說,”天國”並非一般人想像中的樂園。當我們用約定俗成的習慣來解釋天國,甚或搬出梅瑟的法律來推測天國中如何如何的生活,毋寧說那是一種荒謬,其實也真的是無可類比的二種不同情況。可以說在天國中生活,那是一種和平、安詳、喜樂的型態。人世間的一切生、老、病、死、婚姻、事業、戰爭,在那裡都不存在。這也意謂:天國不是人世間生活的延續;不是今生生活的極樂copy版,所以民俗所做的一切─如為死者”燒金”,安排後事等等,其實是不具任何意義的。
我們常說:生不帶來─如果你相信,那麼天主賜給我們的,已經足夠我們生活了,其他的就靠我們的努力,和所有人的彼此以愛德互相幫助,那麼人間也可以像天國一樣的美好。死不帶去─如果你有信德,那麼天國中已有滿滿的福樂等著你,何需汲汲營營找尋風水寶地,化費大筆金錢為自己身後營造華城美域呢?
保祿宗徒寫給得撒洛尼教友的書信,是一篇極美的祈禱,其中即包含了信、望、愛三德:「願我們的耶穌基督,和那愛我們,並開恩將永遠的安慰和美好的希望、賜給我們的父天主,鼓勵你們的心,並且賜給你們力量,使你們完成各種聖善的言行。….願天主指引你們的心去愛天主,並學習基督的堅忍。」大仲馬在基度山恩仇記中有一句名言:「希望和等待,是基督踏在腳下升上天去的雲彩。」人若能秉持這樣態度活出豐盛的生命,不忮不求,天主的福蔭自然就會來臨。

(補刊)常年期30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第卅主日福音反省 07/10/28
福音精句:這個稅吏回到家裡,成了義人,而那個法利賽人卻不然。路加福音十八,9~14
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凡事是非善惡其實都能清楚分辨。但在生活中面對實際情況卻往往沒有法子去照心中分辨的標準去實行。為什麼呢?原因很多;不外是四周環境的壓力、人情世故,甚至為了活下去,不得不做些於心有愧的事。
古代以色列有一種人稱為法利賽人,他們是一支優秀的部族,信仰堅定,行為規矩,學問、社會地位都很高。而當時的稅吏卻是品格低下、貪瀆無饜的一行,不論在那裡都是一般民眾厭惡懼怕的對象。但是觀察完他們在聖殿中的表達後,耶穌卻對他的門徒說:法利賽人比不上稅吏。
法利賽人在聖殿中的祈禱,充滿了人性的驕傲,他並不能虛心的自我檢討,反而在神面前肆意抨擊他人,另一方面卻自誇自傲,甚至向神邀功。而稅吏站得遠遠的,連頭都不敢抬高,因為他雖然從事這一行,卻能誠心誠意的懺悔,表示他的心裡是有是非辨別的能力。
單樞機主教的人生告別之旅中,他憂心今天社會上一些亂象;是非不分、價值觀模糊,有地位有學問的人卻如同法利賽人一般:有功必爭,有過推諉,甚至拿別人過去幾十年如何如何,來當作自己不作為或同流合污的藉口。直接間接的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發展,社會風氣也日趨敗壞。
相對的,單樞機在監獄牧靈時,卻極力的勸導那些在監的囚犯:一時之錯並不代表終身,利用在監服刑的時間,自我反省,習得一技之長,出獄之後憑真本事謀職,而且得到良心的清白,精神上的自由,遠比每日汲汲為利,永遠無法滿足的人快樂得多。
李家同教授也有一點呼應的看法;他認為過去的時代裡是窮人侍奉富人,而今天反過來該是富人服務窮人。這些貧富的比較不只是物質上,也是精神上的對比,如果每個人都能謙遜自持,進而幫助自己能力可及的人,不論是用物質,或是精神方面都是天主所樂見的。
「自高自大的,必被貶抑;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常常反省,誠心誠意的祈禱,必蒙天主接納,也才會使自己進步。

(補刊)常年期29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廿九主日─傳教節 反省提要 071020
聖經精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我要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聖瑪竇福音 廿八,16~20
這節聖經要表明的意思是:教會的使命,直接得自於耶穌,就是要去傳佈天主的福音。
福音為舉世的人民有什麼好處?以今天的社會為例;從小父母就教小孩子用功讀書,好好考試,成人之後找份好工作,忙碌一生到了晚年做不了走不動一身的病痛,這時回首過去的數十載歲月,只剩下「匆忙」二個字,遺憾悲愴不知一生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為有信仰的教友,其實我們很清楚生活的目的是什麼,而且人人都有這樣的責任,就是往普天下去傳佈天主的福音。而且是當下、每一刻都必須要去做。
但是常聽人說:傳福音?太難了,我不敢也不會…..
蜀僧的故事是很多人都讀過的;過去在四川有一富一貧兩位和尚,富僧一直在努力存錢,希望有一天能夠到南海去朝拜觀世音,但是一直覺得錢不夠多,沒有動身。貧僧只憑一個盂缽,竟然一路化緣到了南海,再回到了四川。其實傳福音就和做任何事一樣,熟能生巧,精益求精,天天去做,自然就會做得好,更何況耶穌祂親口向我們保證:「我要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我們生活在這裡,往往會覺得社會進步得飛快,不努力就會跟不上別人,父母更要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日子過得久了,很容易造成人的生活是不斷的奔逐,但卻不知奔向何方?反而不及數十年前,普遍生活貧困,但卻更容易去思考生命的意義,生活也有明確努力的方向。
在修道的人看來,世間的一切無非是過眼煙雲,但是永恆的價值是不會改變的。而且只要有心去做,也不會是遙不可及的。以韓國為例,不過十數年前才面臨全面性的經濟大崩盤,以為勢必一蹶不振跌出亞洲四小龍的行列。反觀今天他們的各項經濟指標都遠遠超越了台灣。原因何在?政策、民族性都有可能,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他們人民中有信仰的愈來愈多,而其中信奉基督宗教的已經超過傳統佛教的人數。這是由於金大中的影響,他代表近代韓國人的良心,曾險被政府殺害,避難德國一所修道院中許多年。回國後團結人民取代貪腐的政權,建立起韓國振興的基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促使韓國人有了向上發展的決心,建立「大公」的理念,甚至促成了南北韓元首的第一次和平會談。
人心有多大,可以做到的事也可以有多大。分享而不是混亂、內鬥,使韓國一直進步。天主教「大公」的教義使單樞機主教曾經為不同政黨的候選人祝福,只要他們是「大公」無私的。使信仰進入我們和每一個人的生活,互相體諒、互相幫助,生活在愛內,天主的光明就會加在我們身上。

(補刊)常年期28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廿八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071013
福音:「除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別人回來光榮天主嗎?」路十七.11~19
這節聖經要表明的意思很清楚;唯有相信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天主的恩典。
常有些人不信天主,就說:你看那些每天祈禱、唸經的教徒們,他們得到了什麼?不還是和以前一樣,甚至更窮、更病、更苦嗎?信天主真的有用,那請祂告訴我這一期的明牌我就信了。
不必去問這些人有沒有中彩卷,即使中了他還是不會相信,只是一味的渴求更多,希望天主是一部無上限的提款機,或是天天可以許三個願望的燈神。他們只是不斷的要,卻從來不知道要感恩,感恩我們現有的一切,感恩我們周遭善良可親的朋友,感恩我們每一天得到的平安、喜樂。
有一位朋友作了這樣的見證;她是一位虔誠的教友,每天除了她的工作、家庭之外,她也熱心在教會中服事,為天主作見證。但是她也不覺得天主常會回應她的祈禱。直到有一天,竟然駕車衝入了池塘,她惶惑慌亂一如常人,但是竟然在荒郊野外有人為她呼救,她也奇蹟似地從車窗中鑽了出來,倖免於難。這時她發現:平日不甚聯絡的朋友、發現她不正常缺席的同工都紛紛的聯絡她、關懷她。
我們倒底想要向天主要求些什麼?難道不就是平安的生活嗎!天主用種種的方式表達了祂的關懷,天下萬民都得到耶穌的救恩,只是不以為意,對這些訊息視若無睹的人太多了。
十個人裡往往只有一個懂得感恩,其他的人或是麻木不仁,或是不知足的鎮日求東求西,沒有能靜下心來聆聽:天主到底對我說什麼?天主對我的要求又是什麼?
天主不常用直接干預的方式對待人,不會因為我求就立刻給我答覆,但是天主實在不會忘記我們每一個人,祂以祂的方式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所要的只是一顆感恩的心,不論貧賤富貴,唯有願意而且不畏與祂同死的人,才會與祂同生。

(補刊)常年期27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廿七主日(十月七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07/10/07
一、 福音:「如果你們的信德像芥菜子那樣大,即使你們對這棵桑樹說:連根拔起來,移植到海裡去吧!它也會服從你們的。」路17:5-10
二、 反省:
1. 只有芥菜子大的信心,使人可以移山倒海?以信德服事天主的角度來看,這事絕對可以成就。中國古代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故事,說明一個人或是一群人如果真正相信一件事,而且有決心去完成它,那麼沒有什麼是真正完成不了的。從宗教的角度,信仰既然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那麼貫徹你的信仰,完成天主交付給我們的使命,發展天賦之才去造福世界,豈不是最理所當然的嗎?
2. 但另一件重要的事是:既然是天主所交付予我們的使命,祂所賜予我們的能力,智慧,財富,也就是為了完成這個使命所配置的工具,我們不應當自我誇耀,甚至於傲慢待人,以為自己有了信德,而別人就不如你,我們的所做所為是天主早就預先設定的,當天主將這些能力賦予一個人的時候,這個能力永遠是和一個使命緊密相連的,天主的能力絕非僅僅為了個人的好處,而是為建立和服務團體。
3.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中,也應該建立這樣的態度:天主給予人生命,並賦予生命的意義,人們如果按著天主的法律生活,完成天主交付的使命,也毫無任何理由自我誇耀,沒有權力要求任何獎賞。更不應該因自己一些小小的成功而自滿自大。耶穌是我們最好的榜樣,祂行了許多奇蹟,但從來沒有為取悅權貴及富人而行奇蹟,更沒有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行奇蹟。祂勸告門徒們說:「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該作你們的僕役;…就如人子來不是為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二十25-28)」。耶穌尚且如此說,我們能不深自警惕,在個人的生活中以及和團體共同生活中,建立活潑的信德,並且謙遜地、不求回報地為團體服務嗎?

(補刊)常年期26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丙年第廿六主日(9/30)
福音精句:「你已享盡了你的福,而拉匝祿同樣也受盡了苦。現在他在這裡受安慰,而你卻應該受苦了。」路十六,19~31
反省
1. 本週的讀經裡,提到社會主義的先知亞毛斯,他警告耶路撒冷和撒瑪利亞的猶太富人們:只知錦衣玉食,自奉豐厚到極點,但是社會風氣惡質化,笑貧不笑娼。對於貧病孤苦的人視若無睹,庶不知一旦國家覆滅,成為巴比倫人的俘虜,所有的一切生活享受都成了泡影。如果以古論今,今天我們的社會是否也踏入相似的境地?政治人物的胡亂浪費公帑、社會中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有人一飯千金還不滿足,但天天有為了生計無著而自尋了斷,或是一日僅靠營養午餐來維持生存,卻連午餐費都沒有著落,這些富且貴的人一樣對他們視而不見。
2. 富翁與拉匝祿(天助)的比喻,也很耐人尋味。中國古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屍骨」正是他們的寫照。但在世上受苦的人,他們未來在天上因靈魂的淨化得到幸福,反而是為富不仁的必須待在地獄受苦。
3. 信仰的目的是要我們改變自己,不是用今世的財富或死後的祭禮可以買得天國,每個人的福樂可能是一定的,當人受苦終生,有一日必將苦盡甘來。而世上的權勢利祿只會腐蝕人心─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在政壇上這種例子古今中外皆然,不勝枚舉。而他們的未來的前景卻是明顯可見,不言而喻。
4. 信仰不是倚靠奇蹟而建立的,是聽從耶穌的宣講。路加福音上說:貧窮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到安慰。瑪竇更進一層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耶穌說:為我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為我做。金錢是一種有用的工具,但是若不能用在對別人有幫助的地方,只是一心聚歛,那就如古代所說,世間的財富只是地獄中的柴火。
5. 人生不能只是活在眼前,要留意自己的終向;在世間種種的誘惑中,信仰照亮我們該走的路,所以了解道理而不去宣講的人其實是有罪的,這是值得我們深切反省的。

(補刊)常年期24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廿四主日(九月16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07/09/17
一、 福音:「對於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所有的歡樂,甚於對那九十九個無須悔改的義人」路十五,1~32
二、 反省:
  今日福音的三個比喻,都講主角主動尋找失去的東西,最後皆有失而復得的喜樂。牧人發現少了一隻羊,那有不拼命找尋,直到找到為止,將羊扛在肩上,沒有邊走邊罵,而是高興地回來,請朋友與他一同歡樂;天主像那遺失銀幣的婦女,不厭其煩地細心尋找罪人,顯出他對罪人的關懷與耐心,及找到後那種莫名的喜悅。
蕩子的父親非常了解年輕人的心理,知道愛的關係不是強制而是出於自由的接納。由於父親當初沒有聲色俱厲地趕幼子出家門,他慣常的柔情使幼子沒有絕望地自殺,卻使他有力量與膽量回歸,體驗到父親的柔情才是喜樂的泉源。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真正會記得我們教誨的,往往是些在學校裡調皮搗蛋、讓人恨得牙癢癢的角色。正是因為我們不斷地接納和給他們機會,令使他們多年後返校時對這些老師特別的感激。
其實捫心自問,我們在成長的階段,不也受到許多的教誨嗎?可以成為今日之我,我們的恩人實在太多了。不論我們曾是離開天主的幼子,或表面服從而名存實亡的長子,耶穌都呼喚我們歸來。一個懂得慈悲憐憫的人,才真正了解來自天主的喜樂。

(補刊)常年期23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第廿三主日(9/9)
福音:「不論誰,若不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在我後面走,不能做我的門徒。」路十四,25~33
反省:
1. 科學的進步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自古以來即有許多爭論;有人認為科技的進步實際上是對人、對世界的一種破壞、傷害。因此一味的反對科學,這也是一種「反智」的行為,因為科學帶來進步是不爭的事實。
2. 但是的確有些科學產品最後被證實對人有害,那又該如何來面對呢?在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中就這個問題教會的立場很清楚:一件事物的好或壞,端視它是否可以完成「人之為人」的基礎而決定。
3. 什麼是完成「人之為人」的基礎?目前大學熱門的科系─生命科技專事研究基因的改造等等,但是一直到今天歐盟國家仍是禁止使用生物科技基因改造過的農產品,例如:美國生產的玉米、用瘦肉精飼養的牲畜。其原因在於:這些東西食用之後對人有害無益。
4. 完成人之所以為人,是天主要求我們慎思後作出最好的選擇。也就是:承受生命中的苦難挫折,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非經霜凍,白菜不會那麼好吃。增加軍費、自我膨脹都不是真正使台灣令人敬畏的原因,反之建造幸福、自由,有水準的生活和國民,才是台灣可以在未來世界立足的最大因素(高希均語)。
5. 聖神引領我們了解:選擇天主之道生活才是正確的標準;彼此接納,互助互愛,不受限於歷史的包袱,不重複過去的錯誤,發揮出天主賜給我們的能力(如:最近去逝的男高音斯伐洛蒂),才不愧為依照「天主的肖像」所造的人。

(補刊)常年期22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廿二主日(九月2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07/09/02
一、 福音:「凡自高自大的,必被貶抑,凡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路十四,1,7~14
二、 反省:
1. 在今日的福音當中,耶穌說了二個和我們生活經驗很接近的比喻:當被人請吃飯時,如果一開始就坐在首座的人,後來可能因更重要的人出席而被迫讓位,反之,一開始坐在末席的人,反而可能後來會被請到首座。此其一。第二個是如果你要請人吃飯,與其請一些好友親戚,甚至權貴之屬,不如去請那些貧窮、殘障、弱勢的人。
2. 第一個比喻很明顯;易經中早有明訓:「滿招損,謙受益」愈是肯謙卑自己,但卻努力工作、學習的人,他的收獲也愈多,天主最喜歡的就是這樣的人。反之如經師法利賽人雖然學養豐富,但卻往往看不起其他的人,這也是耶穌一直責備他們的理由。
3. 第二個比喻聽來有些不近人情;請客不請親戚、朋友,對自己有好處的人,反而去請那些永遠也不可能還報的人,為什麼?其實反過來思索:社會上到底是需要「錦上添花」的多些,還是「雪中送炭」的多些?如:正心一直舉辦的仁愛健行、愛德運動募捐、送舊衣到外國、愛心認養,那些受捐贈的人,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可能和他們見面,但是由於這些愛心的溢注,使得那些生活得到些許幫助,最重要的是:他們對生命有了新的希望。而幫助者─我們,雖然不見得立即得到現世的賞報,可想而知,天主一定不會忘記我們的。心謙、意誠又使世界產生更多的光明、累積更多愛,這種快樂才真是無可取代的報償。

(補刊)常年期21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07/08/25)
福音「將有從東南西北而來的人,在天主的國裡坐席。」
反省:
1. 天主對所有的民族一視同仁,不論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而信從天主之道的這種行為,我們稱之為接受「召叫」。
2. 什麼樣的人會感受到天主的召叫?其實古時猶太人雖然很早就相信天主,卻因為自己的驕傲─自以為只有猶太人才是天主的選民,終於遭至耶路撒冷城的毀壞,取而代之的是天上的「新天新地」,可以使所有的人得到天主的拯救(救恩)。
3. 什麼是得救(恩)?得救的人不會很多嗎?聖經上說:天國的門是一道「窄門」。中國古語:「為善如登,為惡如奔」,行善為惡難易之間不言而喻。因此進天國不是沒有條件的,在心靈上如果自我膨脹的人,是無法進入天國的。上週聖母升天的福音中提到:天主從高位下來,提拔了弱小卑微,自謙自卑的人是有福的,世人多半尊崇追求地位、財富,但天國的門是可能關上的;因為天國不是為那些作惡、或以為套交情就可以混過去的人而開放。
4. 對現代的人來說:若不能終身學習,是很容易被社會淘汰,但是大多數的人只知道”Know How”,卻沒有去”Know Why”。沒有一個人敢說他可以保險進天國,在蓋棺論定之前,每一個人都必須謙遜、開放心胸,正如天主教─大公教會的信仰是為全世界,佛家說:分別心,正是混亂之源,一體同悲未來才能更美好。

(補刊)常年期20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廿主日(八月19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07/08/019
一、 福音:「我來不是給地上送和平,而是送分裂」路十二,49~53
二、 反省:
1. 在今日的福音當中,耶穌說出了與祂和平之子形象大相逕庭的話;而且由於祂的話,還會使得家人間彼此起衝突,這是什麼意思呢?。不妨從這個角度來了解祂的啟示:耶穌來到世間,他是充滿著熱火。而熱火不只是一種熱情,更具備淨化一切、分辨善惡是非的功能。耶穌之來,就是要用火和聖神為我們施洗禮,讓我們明辨是非、有勇氣去面對世俗間的不公義,即使自身成為眾人攻擊的焦點,也不退縮。
2. 一個實話實說的人常被人譏為「烏鴉嘴」。正如現今社會上有人被視為「政治不正確」,而飽受排擠,甚至成為「待罪羔羊」。但如果這人充滿愛心,雖是逆勢而為,甚至願意以他的生命來為真理作見證,這樣的人是可敬的。而在教會的歷史上,更可以見到許許多多的人為此義行作見證。
3. 這種榜樣如何在我們的工作中得到印證?如:學校各處室的主任、組長,在他的工作上不可避免常有許多壓力,但這時也正是我們必須做出正確抉擇的時刻:追隨真理還是屈從時潮?耶穌帶來的火正是要點燃我們心中明辨的光,這把火並非為毀滅而來,反之它是開啟人心的救恩之火,有勇氣去對抗不公義─即使它是傳統,這正是耶穌賦與我們每一個人的挑戰。

(補刊)常年期十八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常年期十八主日 聖經精句及反省提要
一、 福音:「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將要留給誰呢?」路十二,13~21
二、 反省:
1. 在今日的福音當中,那位富翁就像是時下一般汲汲為利的人的寫照;他努力打拼,只想在短時間中歛聚財富,然後可以在後半輩子渡吃喝玩樂的生活安享餘年。天主罵他糊塗!因為一切事物都來自天主,尤其生命的脩短不是人可以決定的,正如俗語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怎麼能肯定你的如意算盤一定可以實現呢?即使你可以活到長命百歲,在時間的洪流中千年只不過一瞬,生不能帶來,死也帶不走的這些”物”,為什麼偏偏看得那麼重,終日營營,遑遑不可終日,真正重要的反而棄而不顧呢?
2. 什麼是真正重要的?為天主教友而言,當然是天國。那是人生的終向,但不透過努力保持和天主的關係是達不到的。
3. 什麼樣的努力可以使我們走向天國?耶穌說:我是真理、生命和道路。在生活實踐耶穌的教誨,時常祈禱─與天主直接溝通,多為別人少為自己,讓自己成為天主「愛」的工程的合作者。「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讓我們在每天早晨開始工作的那一刻,每天晚上臨睡前的片段時間,都能和天主道早安、晚安,並且將自己的工作、生命獻給祂,祂會為我們背負起最重的那一份擔子,時時刻刻照看我們的。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將臨期第二主日福音反省


第二燭光亮起.......

將臨期第二主日福音反省 07/12/08
福音精句:「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近了。」瑪竇福音三,1~12
第二個星期,延續上週的話題,在將臨期不僅是平空的等待天主子的降生,而是必須誠心悔過,而且繼之以行動,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意識的”期待”。
有些人認為:反省、悔悟不是很容易的事嗎?人非聖賢,庶能無過?有過能改,善莫大焉!話人人都會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做起來就大不相同了。
一般所謂的善人,或信徒,多半都會在某些時刻中做出許多善行:像是捐錢給弱勢或慈善團體、做志工為某些活動盡一己之力,上廟去還願、上教堂去辦告解贖罪罸…。這些做法不能說不好,但是,針對自身的悔改,夠了嗎?
悔改,其實包含了二層意義。第一層是悔,由於體認到自己的不足不對,積習甚多,所以有悔意,這是「知」。知,不是錦上添花,對於別人的事非常熱心,甚至可以因補人之不足而覺得自滿。這是對別人有益,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固然很好,自己真的就很完美,不必改進了嗎?將臨的天主子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平等的天國,和平之子的真義是:人必須先面對自己,了解並承認自己「思言行為上的過失」,誠心悔過,天國才會開門迎接你。
記得有一個故事這樣說:一位教會中的大人物死了,他靈魂飄飄渺渺來到了天堂的入口,天使詢問他說:「你是誰?」他傲然回答:「我是樞機主教xxx」天使查了一會兒電腦,說:「你的名字不在這兒。」他吃了一驚,又陸續報出了他一生在教會中擔任的種種要職,天使一直搖手說:「no」,最後他說:我是某某地方的xx神父。天使對他說:「恭喜你,你可以進去了。」天主要看到是,這個人的本心,那種真誠面自己的抉擇,熱心無私無慾正如他當年發願時的純真。
由「知」到「行」,最難的一步,其實不是做「什麼」,而是發覺那些是自己真正應該去「做」。也許多年以來的積習使得自己不以為意,甚至自以是的那些小事,才是我們更應該在這段期間去克服的目標。這是第二層:「改」。
放下你的自尊一會兒,找你最好的朋友、最近的親人,要他說一說他認為你該注意改進的一些事─像是生活的態度、言詞,習慣等等。記住,不要反駁也不要辯解,「謙卑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曾子曰:「我日三省吾身…」他成為中國歷史上的聖人之一,只要你肯自心底決心自我改變,具體的改變─不是形式上做做樣子。數十年後誰知道你不會是另一位人們景仰的聖人呢?

將臨期第一主日福音反省


今天是將臨其的第一天,我們用的福音也換到了甲年.....

將臨期第一主日福音反省 07/12/01
福音精句:「你們要醒著,要準備好。」瑪竇福音二四,37~44
在天主教的禮儀年中,概分為將臨期、聖誕期、四旬期、復活期、常年期等五個期,每個時期有他不同的反省意向,因著祈禱和思考,我們把聖經上的話,轉化為生活的基礎,在實際的行動中與天主日益接近,直到那一天的來臨。所以,將臨期可以說是最早的啟蒙時期。那麼什麼是「將臨」呢?一般意義上常把它視為準備自己的心靈,迎接小耶穌的誕生。其實它還有包含更深的意義存在。
等待是將臨期中所特有的一種態度,是所有基督徒應有的一種態度。可是這種等待,並不意味著我們只是叉著手,什麼都不做的等待,也不是一種只是回憶過去的等待,而是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積極的行動去建設未來;是一種嚴肅的等待。
每一天我們過著大同小異的生活,起床、吃飯、上班、上學,一天又一天,彷彿日子永遠沒有個完!同樣是這樣的日子,有的人過起來就和別人不一樣;有一位老和尚,他發願要為天下人的腳下服務,所以他一早起床到臨睡為止,一刻不停的打草鞋。打出來的草鞋都拿出去送給附近的鄉下人穿,窮其一生,他打了八千多雙的草鞋。有人質疑說,這有什麼了不起,草鞋?才值幾個錢,也值得一輩子做這種事?唯其因為他的擇善固執,多少買不起皮鞋、布鞋的勞工大眾們才不會傷了自己僅有的一雙腳,每天安心的去工作。天主要我們認清楚自己,為愛而去行善,不因善小而不為,這樣的人生能說不好嗎?
花蓮有一位老神父,大半輩子住在與原住民相鄰的地方,他為了要與原住民同胞有更好的溝通,數十年如一日,編出了原住民史上第一本大字典,而且還繼續的編了更多本,使得原住民的文化藉著文字得以長存,他因此得到法國總統親自頒發的文化獎章,問他有什麼感覺,他淡淡的說:那是他們自己要頒給他的。一付事不關己的模樣,因為對一位神父來說,他最大的賞報不是在世上,而是在天國。
所以說:「將臨」意味著到來,將臨期就是為了那個「到來」的準備期。今天的福音,指的「將臨」是耶穌告訴我們要怎樣為那時刻做好準備。
 世界上的每件東西歸根到底都會成為過往煙塵。有一天,我們生命的最後一刻鐘也會敲響。最後的時辰一定會來,甚麼時候來就不確定了。我們可以把這件事拋到九霄雲外;也可以讓我們自己時時準備著,不害怕、不緊張,期待那日子的來臨,迎接我們回歸天鄉。後者的態度讓我們能用不一樣的眼光去看待瞬息萬變的生命,這樣一來,每一天都是寶貴的,每一天都是天主的到來,祂的「將臨」。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常年期廿八主日 2007/10/14 福音分享

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別人回來歸光榮於天主嗎?路加福音十七章11~19節

這節聖經要表明的意思很清楚;唯有相信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天主的恩典。
常有些人不信天主,就說:你看那些每天祈禱、唸經的教徒們,他們得到了什麼?不還是和以前一樣,甚至更窮、更病、更苦嗎?信天主真的有用,那請祂告訴我這一期的明牌我就信了。
不必去問這些人有沒有中彩卷,即使中了他還是不會相信,只是一味的渴求更多,希望天主是一部無上限的提款機,或是天天可以許三個願望的燈神。他們只是不斷的要,卻從來不知道要感恩,感恩我們現有的一切,感恩我們周遭善良可親的朋友,感恩我們每一天得到的平安、喜樂。
有一位朋友作了這樣的見證;她是一位虔誠的教友,每天除了她的工作、家庭之外,她也熱心在教會中服事,為天主作見證。但是她也不覺得天主常會回應她的祈禱。直到有一天,竟然駕車衝入了池塘,她惶惑慌亂一如常人,但是竟然在荒郊野外有人為她呼救,她也奇蹟似地從車窗中鑽了出來,倖免於難。這時她發現:平日不甚聯絡的朋友、發現她不正常缺席的同工都紛紛的聯絡她、關懷她。
我們倒底想要向天主要求些什麼?難道不就是平安的生活嗎!天主用種種的方式表達了祂的關懷,天下萬民都得到耶穌的救恩,只是不以為意,對這些訊息視若無睹的人太多了。
十個人裡往往只有一個懂得感恩,其他的人或是麻木不仁,或是不知足的鎮日求東求西,沒有能靜下心來聆聽:天主到底對我說什麼?天主對我的要求又是什麼?
天主不常用直接干預的方式對待人,不會因為我求就立刻給我答覆,但是天主實在不會忘記我們每一個人,祂以祂的方式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所要的只是一顆感恩的心,不論貧賤富貴,唯有願意而且不畏與祂同死的人,才會與祂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