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3日 星期日

「愛與領導」─摘錄自鍾安住主教為領訓營結訓彌撒證道詞 08/02/03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未來的領導者,各位知道領導有二種模式嗎?
第一種是自古以來帝王所使用的,也就是不服從要被斬首的那種,稱為權威式的領導。
第二種是的領導。正如我們所見到十字架上的耶穌,他說過善牧要為羊群捨棄他的生命,他也身體力行的去做了。在十字架上犧牲的耶穌,當他被高高舉起吸引,也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來追隨祂。今天,在全世界有11億的基督徒,平均4到5人就有一個,並不是偶然的。原因很簡單:沒有比犧牲更大的愛,可以更使人感動,做為一個領導者必須效法這種精神。
舉幾個小故事為例:
故事一:大约100年前,在美國的費城有一座天主教堂,有一個冬天的主日,神父看到有一位衣衫襤褸的小女孩站在門口哭泣,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位小女孩很想參加教堂的主日學,可是教室太小,已經容納不下,所以她只好站在門口哭泣,神父聽了十分憐憫,又看到她瘦弱的小身軀在寒風中顫抖,就親自牽著她的手帶她走進去,在第一排給她安置了一個座位。小女孩非常高興,每次都出席這個主日學的課程,可惜的是,當年費城附近疫病流行,小女孩竟不幸感染而病故了。神父很悲傷的去為小女孩祈禱,當最後有人搬動這個小女孩的遺體時,從她的身上掉下一個錢包,神父打開一看,是一堆零錢和一張紙條,來小女孩她不但珍惜自己每週主日學的機會,還替那些因為教室太小無法來上課的小孩惋惜,所以雖然她家境貧困,零用錢也少得可憐,她還是努力積蓄,希望有一天能夠奉獻出來,蓋一座大教堂,讓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好處。她的願望就寫在那張紙條上,直到她過世錢包裡大約存了210元,當然距離蓋教堂的目標還很遙遠….
這件事經過在場的人一再傳述,地方和全國的傳媒也相繼報導之後,竟然激起了很大的迴響,到處有人寄錢來給神父,在附近有一塊相當適合蓋聖堂的土地,當時神父並不敢奢望能夠買下這塊土地,因為它的價值不菲,可是那位土地的主人竟然主動表示,願意出售這塊土地,而且要價就那位小女孩存下錢的數字─210元。
所以說: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這句聖經的含義,遠不是表面說說那麼簡單,這是天主的話,是一定會實現的,端看你有沒有信心和愛心吧了。有善志、誠心再加上社會力量的配合,任何事都可以完成。如果空有愛心,卻不能發揮出來,這種愛心漸漸就會消失了。
故事二:在今天這種多元的時代,每天打開電視就有100多台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聲音、話語充斥在我們耳邊,但這些都是人的話,隨生隨滅。而在彌撒當中我們聆聽到的卻是神的話,可以給人不一樣的反省;前面那位小女孩是一位貧戶的小孩,德肋莎修女在印度創立仁愛修女會,她們的生活和環境一樣是一貧如洗,可是她們在全世界都有分會,到處幫助窮人中的窮人。在台南也有她們的分會,有一所學校的老師非常仰慕修女們的精神,又覺得她們太窮,就積極地以她們為目標到處為她們募款,竟得到廿幾萬元,於是派遣代表親自帶這些錢去見德肋莎修女,說明來意並要把錢交給她,不料修女瞪大了眼看了看那些錢,說:這些錢給我們?我們不需要錢請你帶回去吧!這位代表簡直不能相信,反覆向修女說明這些錢是以仁愛修女會名義募的,怎麼能帶回去呢?更何況修女們自己的日子有一頓沒一頓的不是需要錢嗎?說好說歹,最後修女可能覺得過意不去,就收了三萬元,其餘的還是請他帶走捐給別的更需要的人去了。
修女們真的一無所缺嗎?不見得,可是她們真的相信,「天主自會照料」,而她們簡樸到極點的生活裡,最不需要擔心的也是一日之所需。的確,到今天仁愛修女會的工作仍在全球各地積極的進行,而她們的精神感動成千上萬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社會,甚至在戰火不斷的中東,沒有人會無視於這種犧牲而不會感動莫名的。
故事三:聖方濟各的故事是許多人都知道的;他原是義大利亞西西地方的富商之子,在隨十字軍出征的途中,受到了基督的感召,他回到家裡將家財散給窮人,造成他和家人間的不諒解,但是他卻成為中世紀最著名的聖人,他的和平禱詞直至如今仍是極具經典而又優美、人人傳頌的禱詞。
故事四:鍾主教自幼生長在崙背水尾村,家中宗教信仰極篤,父親曾擔任民意代表,小時候常有道明會西班牙神父來此傳教,都住在主教家中。主教回憶他常跟隨這些神父們提著美援的物品去逐家拜訪,發送物質。這些神父們雖然是外國人,卻極有耐心傾聽鄉親們訴苦,賦予同情,所以在交談中彼此建立極深的情誼。所以主教自小就耳濡目染,也認為做神父是一件可以助人的工作,有一次學校作文「我的志願」很自然的就寫將來要做神父。不料級任老師一見之下竟認為主教頭腦不甚正常,怎麼有人從小立志當神父的呢,於是將主教喚去輔導一番。主教當時年幼,不了解為什麼不可以以當神父為志願,家人加以譬解:老師當然學問很好,可以教導各種知識,但不一定有宗教方面的素養,有信仰和學習知識原是可以與日俱進,並行不悖的,主教的聖召就是在此時開始的。
故事五:主教小學時有一次放學回家,母親見主教垂頭喪氣,頭臉又有些紅腫,一定是和同學打架了。可是主教的個性並不會輕易和別人衝突,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主教說明才知道竟是由主教掛的十字架項鍊引起的;有一位同學看到十字架就嘲諷主教說你怎麼把惡人掛在胸前呢?主教自小篤信耶穌,立刻辯駁這不是壞人,但是年幼說理不清,二人口角了一陣,就此打了起來,而體弱的主教就被修理了一頓。母親當時就對主教說,為自己的信仰作見證是好的,但是方法上如果動拳頭就不對了,你要別人接受當然要用說服的方式,否則即使是別人打輸了也是不能心服。「我們要做偉大的事,但不必做偉大的人」,這種召喚的聲音,從最偉大的領導者耶穌口中說出,並經由祂的身體力行的明證,至今仍是萬古常新的真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