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甲年常年期第十主日彌撒(08/06/08)聖經反省


【每週一讀】 福音精句及教義反省 生命教育中心 提供
甲年常年期第十主日彌撒(08/06/08)聖經摘要
讀經一:「…我要的是仁愛,不是祭品;我要人認識天主勝過全燔祭。」(歐瑟亞先知書,六, 3~6)
讀經二:「…亞巴郎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而相信了,因此便成了萬民之父。他滿心相信天主所應許的一定會實現。因此這就算為他的正義…」(聖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四,18~25)
福音:「….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有病的人才需要。你們去研究一下:『我要的是憐憫、不是祭品』…」 (聖瑪竇福音 九,9~13)

反省:有兩個問題在今天的聖經要提出來討論,
第一:罪和人的關係,可以如何來解讀?
第二:如果說人生命短暫,全世界的生命體又如此之多,天主要求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從遠古人類和神接觸的歷史,人就不斷被原罪的陰影困擾,甚至被天主批評為「(仁愛)如早晨的浮雲,如易消失的朝露」這樣的品德短暫而不可靠。以至於猶太人雖然是被天主揀選的,卻常慘遭「砍伐」「殺戮」。人在際遇愈差的時候,他和神來往的方式往往也愈極端─崇拜邪魔、迷信改運、把自己的前途交付在不可知者的手中…其實,正信的宗教中沒有一種是教人要這樣做的;奉獻物質不是為自己的好處,才真具有「能捨」的意義。但是無謂的殺生、拜拜、上壇等等,無一不是希冀由於一點點的付出而賺回大筆的利潤,完全不是天主的意思,所以祂才會藉先知的口說:「我要人認識天主勝過全燔祭」。
的確,從完美者的眼中看去,沒有人是完美的,意即:人都有罪。但是換另一個角度:每個人都是天主所造,都具有祂的小部份,也都是天主所愛的,也都是可以「得救」的,端視我們怎麼去想、怎麼去做罷了。
從世人的眼中去判斷一個人成功或失敗,是很難得到定論的;一是人生很長,今天如此,焉知明天他不會改變?另一是人生短暫,生命物種又太多,所以一個小小的生命很難獨立出來判斷他的好與不好。聽起來有點無奈,又有點弔詭,不是嗎?
比起天主無涯的生命,人的生命真不算什麼,可是不要誤會了,小小的生命難道真的一點都沒有價值嗎?上週六台視的超級偶像總決選比賽中,奪下總冠軍的雖然不出所料由張芸京取得,但是那一晚出現在舞台上激情演出,使得這個庸俗的節目忽然變得清新感人起來的,反而是其他幾個選手。
江明娟,七歲被媽媽拋棄,在艱困中成長,貌不驚人,以桿弟工作謀生,卻有著誠摰無比的感情,從歌聲中渲洩出來,不知有多少人為之感動;黃文興,東港小地方的倉儲管理員,沒有什麼學歷,卻在台上以清新真誠的唱腔口氣一洗歷來台語歌為人詬病的「江湖味」,特別是為了自小含辛茹苦的母親而含淚輕唱,有誰能不為之感動?王雅婷,大大的眼睛,卻常泛著淚光,最疼愛她的阿媽,自小與她相依為命的人,卻在數月前離開了人世,她字字句句都唱出對阿媽的懷念、對未來的徨惑,只有一群好朋友的支拄使她可以堅持到昨天。雖然這三位都不是冠軍,但是他們面對生命的勇氣、對親人的愛,樂觀的態度,這些一點一點的小燭光,在在都使得在生命洪流中載浮載沉的人得到繼續游下去的勇氣。
什麼是仁?盡己之謂仁。什麼是愛?獻己之力之謂愛,是在生命交會時互放的光亮,照醒世人心中陰暗的明燈。怎樣才算是愛天主?愛自己加上愛別人,一點感動,幾許憐憫,如此而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