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週一讀】福音及教義反省
生命教育中心 提供
天國的價值 【福音:瑪十三44-52】
44(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天國好像是藏在地裏的寶貝;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高興地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那塊地。」 45「天國又好像一個尋找完美珍珠的商人;46他一找到一顆寶貴的珍珠,就去,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
47「天國又好像撒在海裏的網,網羅各種的魚。48網一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放在器皿裏;壞的,扔在外面。 49在今世的終結時,也將如此:天使要出去,把惡人由義人中分開,50把他們扔在火窯裏;在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51這一切你們都明白了嗎?」他們說:「是的」。52他就對他們說:「為此,凡成為天國門徒的經師,就好像一個家主,從他的寶庫裏,提出新的和舊的東西。」
反省: 這個主日我們繼續聆聽瑪竇福音第十三章有關天國的比喻。在耶穌私下給門徒們解釋了「莠子的比喻」(瑪十三36-43)之後,又給他們講了三個簡短的比喻:「地裏的寶貝」、「珍珠」、和「撒網」的比喻。然後以一個問話「這一切你們都明白了嗎?」為他的比喻引出一個簡短的結論。
這三個比喻如同前幾個主日所說的主題,耶穌教導他的門徒和其他聽講的民眾,天國是什麼?如何去尋找天國?找到了又如何?
天國是什麼?很難用世上的話來描述;如同我們真正感到快樂的時候,別人問你:快樂是什麼?你一定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你知道,你為什麼會快樂,因為有一件什麼讓你感動得無以自己,但是卻無法用言語筆墨形容的事,事過境遷後,那種感覺會一直留在心底,時不時地鼓舞你站起來,朝向那個目標前進,雖死不渝。真的那麼好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必須自己投身進去才喝得到,分辨得出其中真味,不願意或心存懷疑的人就是無法感受,所以耶穌才一直用些比喻去要人了解。
如何去尋?首在明白二字。耶穌說完了比喻還為他的及門弟子作出一番解析,然後不忘問一句:Do you understand?我們從事教育工作最能了解個中滋味,一番大道理說完了,學生不知真的吸收進去了嗎?我想耶穌一定也很想出張考卷考考這些弟子們,因為他們不能只做皓首窮經的老學究,他們更要做漁人的漁夫。讓世上這麼多尋覓真道、想望天國的世人可以有機會找到門路。明白嗎?
天國是如此珍貴,而嚮往的人又那麼多,那麼如何分辨可以找到祂的路徑呢?耶穌自己是一條明路,但是祂不在的時候,我們仍然可以自祂留下的話語當中去反省,這就是祂所說:新的和舊的財物─舊的是傳統的典籍和教訓;新的,是世人的由舊典及聖傳中得到的啟發,以符合時代的訊息和人們的渴望。得到真道不難,相信和實踐,並且終身不渝才困難,而這種困難,不妨視之為天主發給我們的一張考卷,考得名列前矛的,天國就在眼前。